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汕头金平发展水产产业,搭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桥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21  浏览次数:69
核心提示:  清明过后,正是位于汕头牛田洋的大顺海鲈养殖基地开始投产的时节。乘着预制菜的产业风口,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在牛田洋西围约200亩的水域
   清明过后,正是位于汕头牛田洋的大顺海鲈养殖基地开始投产的时节。乘着预制菜的产业“风口”,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在牛田洋西围约200亩的水域上试养海鲈,而这也将为牛田洋水域更多农户的增收致富带来新鲜经验,搭建起“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

  大顺实业的这一尝试,是汕头市金平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缩影。作为广东省传统的渔业大区,金平区是汕头市最重要的咸淡水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品种齐全、特色明显,水产产业呈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如今,金平区正充分利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统筹第一、二、三产业的优质资源,致力创建智慧生态水产产业园,逐步形成种苗繁育、健康养殖、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科技创新、农旅休闲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努力探索“科技助农、联农带农”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水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寻味潮菜看汕头,虾蟹肥美在金平。”类似的口号,对于汕头的老百姓并不陌生,而此处说的虾蟹便源于牛田洋。

  1966年,在现金平区鮀莲街道,当地群众响应政府号召,在榕江口浅海滩进行围海造田,开辟牛田洋围垦区种植水稻。而逐年来,随着地势和土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格局悄然改变。

  据资料记载,1997年,鮀莲街道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改造低洼田6650亩,并疏通排灌渠系,引榕江水发展虾蟹养殖业。自此,牛田洋水产养殖业走入了稳步发展,也为整个金平区走现代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产又丰收,好局面来之不易。2021年,金平区水产养殖面积约4.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620吨,总产值2.15亿元。产业园内水产综合产值达11.08亿元以上,二三产业产值占比80%以上,水产养殖已经成为金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敏锐捕捉市场风向,金平区看好水产养殖的未来,积极创建智慧生态水产省级产业园的目标应运而生。产业园实施范围主要包括鮀莲街道、金东街道和月浦街道3个街道,陆地面积为48.59平方公里,水产养殖总面积共4.4万亩,含牛田洋片区 2.2 万亩。

  三个街道各司其职,又协同发展。其中,鮀莲街道是水产核心发展区域,具有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主要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品;金东街道作为加工冷链物流示范区,具有先进的智能加工仓储设备,设立水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库仓储、冷链物流配送,并同步推进产销对接;月浦街道拥有粤东博览中心,着重展示推广金平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全区培育了21家农业龙头企业之后,金平区集群效应日渐凸显。此次产业园建设以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为牵头实施主体,汕头天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汕头粤兴企业有限公司、汕头市金平区金馨投资有限公司、汕头市大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参与主体,打通发展链接,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按照规划,产业园将全面统筹布局水产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板块,总体形成“一心、一带、三区”。具体而言,“一心”指天环优质水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一带”指优势产业集聚与乡村振兴发展带;“三区”指水产生态高效循环养殖示范区、水产现代化加工冷链仓储示范区、品牌水产品展示营销推广示范区。

  智慧渔业助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

  如今,在金平区水产产业,第一产业向生态化、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二三产业成效显著,深加工水产品种类丰富,质量不断提高。

  “以前牛田洋水域以土塘养殖为主,出现产量低下、配套不足的情况,粗放型的养殖方式产量极低。”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东斌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意识和养殖技术方式的改变,水产养殖已经逐渐从粗放型转变为精养型。

  自2000年开始,林东斌与他的团队通过增加增氧机、抽水泵、水质监测设备等配套措施,加强对水体各个指标的严控。“如最基本的溶氧水温、PH值、发酵酸盐、氨氮这些都是定期检测的。此外,我们还定期抽检产品情况,针对鱼虾是否存在寄生虫等问题,则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周期性病害。”林东斌说道。

  从粗放型到精养型,据林东斌透露,虾的亩产值从原来的三、四千提高至九千到一万,翻了几倍,产能收益极大提高。秉持着“内循环外封闭”的养殖理念,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曾以《对虾生态混养模式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省、市多项科技奖励。

  现下,在金平区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养殖户皆采用了人工生态系统综合养殖方法,推广鱼、虾、蟹、贝类等经济品种立体混养,扩大养殖牛田洋青蟹、对虾、草虾等名优特新的海水养殖品种规模,探索解决目前淡水养殖品种价值、效益低等问题。

  汕头市大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亦通过掌握鱼虾蟹贝生态混养的关键技术,阻断水产养殖中的病毒传播,产值大大提升。而该公司作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销售的水产品在汕头市率先使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标识。

  这一标识,可以对水产品进行精准溯源。大发水产经理林喜强向记者介绍道,“比如我们在螃蟹包装上挂一个小吊牌,上面可以清晰看到这一批螃蟹的原产地、时间和平均大小规格、产品检测报告等内容。”

  随着二维码可追溯系统的出现,水产养殖公司便能在每件产品身上都挂上一个吊牌,上面有二维码,一鱼一码,从渔场养殖、流通运输到消费者的餐桌全程都可监控。

  种业振兴怎么干?夯实种质资源这个育种的战略性基础同样是关键环节。林喜强表示,公司正开展大发工厂化及水产养殖基地改造提升项目,在常规的养殖流程前加一道程序,提高苗种存活率和质量。

  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探索创新

  科技创新是种业的生命力,它推动养殖主导品种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渔业的提质增效。此前,金平区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每年都会从做养殖相关的品种试验,如在牛田洋开展青斑鱼、台湾泥鳅、淡水珍珠斑、螺丝藻虾、金刚虾等试验养殖。

  作为一家科技型养殖公司,大顺实业今年再次创新,将海鲈引进牛田洋水域。“我这两年一直在做海鲈的水域试验,牛田洋的水域和地质条件都接近珠海白礁,双方都是出海口、都是半咸淡水,而且都属于泥塘土塘类型,并且海鲈产值大大高于现在我们在培养的鱼虾。那为何人家可以发展起来鲈鱼生产,我们不可以呢?”林东斌说道。

  带着这样的疑问,林东斌开始试验海鲈养殖。然而,他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是销路无法解决。直到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随着餐饮企业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提高,以及“宅经济”的兴起,预制菜的需求得到不断扩大,让林东斌看到了突围的路径。

  “今年我们与省内一家从事预制菜制作的企业达成合作,由他们公司负责包收我们养殖的海鲈,打造成预制菜。这便为我解决了销路问题,让我可以放开养殖。”林东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销量火爆的预制菜,为农产品打开了全新的市场空间,推动农业搭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当前,林东斌按照200亩的养殖规模实施海鲈养殖,从投苗到成品大概需要半年到八个月的养殖期,这也让林东斌先行投入了较高的成本。

  然而,林东斌依旧信心满满,期待在半年之后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试验成功了,周边其他农户也可以跟着我们一直养殖鲈鱼,既能让市民饱口福,又能让渔民增财富。”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实现联农带农,一直是乡村振兴里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大发水产,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养殖技术和品种的创新,以此带动更多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机械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另一方面,每年公司都会聘用农民工参与水产养殖生产,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辐射作用。

  当前,产业园在规划创建中共计划孵化22个项目,总投资2024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设施设备提升、冷藏物流及农副水产品加工基地设施设备、水产养殖基地信息化技术提升、水产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农副产品线上品牌直播与推广(潮菜美食)等项目。

  接下来,金平区智慧生态水产产业园还将打造信息化和数字平台,引领当地养殖户由传统渔业逐步向现代渔业转变,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